重磅!小米汽車自造鋰電池!
時間:2021-11-23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在投資了四家動力電池企業后,小米汽車決定親自“上場”了!
天眼查信息顯示,11月18日,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雷軍,注冊資本10億人民幣。
從經營范圍來看,在具體的業務范圍之前有著“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的大限定,也就是說,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未來將專注于技術研發。
關于具體的業務類別,包括:新能源車整車制造;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技術研發;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研發;智能車載設備制造;電氣信號設備裝置制造;鋰離子電池制造;其他電池制造等。
由此看來,從整車制造,到電機及零部件,到智能車載設備,再到鋰電池的研發制造,小米汽車都想自己包圓,這也符合小米一貫的企業基因。“復刻”打造手機產業生態系統的思路,小米汽車同樣將打通電動汽車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進而建立完備的電動汽車產業鏈,并借此加快自身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成長速度。
事實上,這是小米今年注冊的第二家汽車領域的公司。早在今年9月初,小米已斥資100億元成立了小米汽車有限公司,由Xiaomi EV Limited全資持股。
兩家公司顯然被寄予了不同的使命。從資金規模看,小米汽車主要為制造工廠,研發中心的母體。小米汽車科技主要為智能駕駛、芯片研發、動力電池研發,以及未來發展探索的母體。后期獨立運作,互不干涉,各自體現價值。兩家汽車公司的相繼成立,印證了小米汽車離落地又近了一步。
雷軍此前曾在小米年度投資者日上公布,小米造車及團隊各項工作的進展都遠超他的預期,預計小米汽車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
小米副總裁盧偉冰于11月4日也在微博上公開表示,雷總已經宣布了小米汽車在2024年上半年量產,并且詳細闡述了小米造車的理由,就是小米現有資產和能力的共享:品牌,用戶,零售,供應鏈,技術等。
所以,小米之家未來就要承擔小米汽車銷售和服務的責任,并且做好小米生態鏈基于用戶場景的聯動體驗,所以肯定要開大店,才能把汽車放下。
兩位高管的發言傳達出來的意思毫無二致,那就是小米造車已經準備好了,按照計劃2024得見小米汽車,并且可以在小米之家買到小米汽車。
那占據著造車成本的四成左右,作為電動汽車“心臟”的動力電池,小米汽車準備得如何了?
截至目前,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已投資了四家動力電池企業,分別為贛鋒鋰電、蜂巢能源、中航鋰電及珠海冠宇。除珠海冠宇外,其余三家是自去年12月以來,小米投資瞄準的動力電池成長型企業。
10月14日,贛鋒鋰業宣布,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是贛鋒鋰電的第30大股東,認繳注冊資本7500萬元,持股比例3.5117%。
在更早之前的7月份,贛鋒鋰電的增資議案顯示,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及極目創投(小米私募基金)作為領投方,分別投資1.875億元,增資擴股后分別占贛鋒鋰電3.51%股權。
贛鋒鋰電成立于2011年6月,背靠鋰業巨頭贛鋒鋰業,目前布局覆蓋消費類電池、TWS電池、動力/儲能電池以及固態電池等領域。
在液態鋰電池與固態電池方面,贛鋒鋰電當前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液態鋰電池方面,今年6月,贛鋒鋰電的磷酸鐵鋰電池配套奇瑞Costinec1進入工信部第345批新車公告。
固態電池方面,有消息稱,贛鋒鋰電已與東風公司技術中心正式簽約,雙方就固態電池示范運營合作進行洽談,并簽訂固態電池E70車型示范推廣協議。
8月18日,蜂巢能源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由20.14億元增加至28.11億元,增幅為39.54%,同時新增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等多名股東。其中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為第41順位股東,持股比例為0.2756%
蜂巢能源在2018年剝離長城汽車,成為獨立運營的電池業務板塊,發展勢頭也很是迅猛,已穩步扎根于國內裝車量TOP10陣營。在2021年1-10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排名前10的企業中,蜂巢能源位居第七,裝機量2.05GWh。
客戶方面,蜂巢能源手握長城、吉利、東風等主流品牌在內的25個銷售定點,并已與Stellantis達成總價值160億元的全球化合作項目,還與法國PSA簽訂采購合同,為其全球電動汽車提供配套。此外,長城與寶馬合資國產電動項目光束汽車,也將搭載蜂巢能源電池。
產能方面,據統計,今年以來蜂巢能源共投資776億元,新投建204.6GWh動力電池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蜂巢能源正計劃在科創板上市,預計將于今年下半年完成股改,2022年上半年提交申報材料,計劃籌資30-50億元。
2020年12月15日,中航鋰電發生投資人變更,新增的投資人包括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持股比例為2.2826%,為第14順位股東。
在2021年1-10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TOP10陣營,中航鋰電高居第三,裝車量上升至6.42GWh。
當前,中航鋰電已設立常州、洛陽、廈門、成都、武漢、合肥和黑龍江七大產業基地,2021年已量產、在建及開工的電池產能超過100GWh,2022年規劃產能達200GWh。
面向更長遠的目標規劃,在近日舉行的CALB戰略發布會上,中航鋰電宣布,2025年公司規劃產能將超過500GWh,2030年預計產能達1TWh。
客戶方面,中航鋰電現已成為廣汽、長安的最大電池供應商,電池滲透率高達90%及以上,主要客戶還有吉利汽車、上汽通用五菱等。主要配套車型有廣汽埃安系列、宏光MINI、奔奔E-Star等爆款車系及車型。
值得一提的是,中航鋰電近期宣布民品業務完成股份制改造,創立新中航形象——“中創新航”。此外,有報道指出,中航鋰電正以2021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在2022年一季度申報A股IPO。
在宣布造車之前的2018年12月,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就曾對珠海冠宇進行了投資,持有珠海冠宇4.3%的股份,成其第五大股東。
今年10月15日,珠海冠宇正式登錄上交所科創板,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持有珠海冠宇3.7%股權。
珠海冠宇成立于2007年,主要產品為消費類聚合物軟包鋰電池,涵蓋電芯及 PACK,產品主要應用領域涵蓋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消費類無人機等領域。
2020年,珠海冠宇筆記本電腦及平板電腦鋰離子電池合計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二,智能手機鋰離子電池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五。
對于珠海冠宇的財務投資,于小米來說,是投資收益+供應鏈優勢的“一箭雙雕”。
為什么這么講呢?因為一直以來,珠海冠宇都是小米消費類電池的重要供應商,不過在珠海冠宇剛剛上市滿兩個月后的11月18日,其宣布全資子公司浙江冠宇計劃投資40億元,在浙江新建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預計建設期為36個月(2022年-2025年)。
在動力電池領域,珠海冠宇已進入豪爵、康明斯、中華汽車、上汽集團等廠商的供應鏈體系。
從上述四家電池企業的發展態勢來看,珠海冠宇已成功登錄科創板,且正積極布局動力電池業務中;蜂巢能源、中航鋰電發展勢頭強勁,都有IPO的計劃;贛鋒鋰電的動力電池已實現裝車,固態電池技術處市場前列,并且不排除后期也將IPO!
由此可知,小米在電池領域的投入無疑獲得了投資收益與供應鏈優勢的雙重回報。
縱觀小米布局規劃,不難發現其也在使用類似當年的手機業務模式去造車,廣泛投資,構建生態鏈。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包括雷軍個人的天使投資機構順為創業、小米集團、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順為資本這幾家投資機構,已先后投資了超40家汽車產業鏈企業,主要涵蓋整車、芯片、電池、出行、汽車后市場等領域。
在動力電池領域,小米對上述四家企業的投資是對其電動汽車供應鏈一環的未雨綢繆,未來不排除小米會將這四家企業納入其供應商范圍之列。
而最新成立的小米汽車科技也將專注于動力電池的研發制造,頗有一絲“特斯拉味”。原因在于投資的四家電池企業未來有可能成為供應商,且小米汽車科技自己也會參與動力電池的研發制造。
基于此,小米汽車的生態圖像還是很值得期待的。當然,一切的前提是2024年上半年小米汽車順利面世。